新陳代謝從睡眠開始:
睡眠不足會帶來許多身心的傷害:思考能力會下降、警覺力與判斷力會削弱、免疫功能會失調、內分泌會失去平衡等等。近來年,專家認為充足的睡眠、均衡飲食和適當的運動是健康生活的三個鼎足。
但睡眠不足已是現代人的文明病,尤其是白領一族,常常是沒有把睡眠當作一回事。表面上,少睡了三個小時似乎多了三小時的工作時間,但卻沒有注意到工作效率和少睡帶來的傷害。
少睡了,就像欠了債,你得付出代價的。欠小債(少于十小時)容易還賬,但如果累積超過100個小時就很難還清楚了。以前的睡眠研究都集中在睡眠的長短對健康的影響,不少研究發現,一般人如果二三天沒睡好,他們會在幾天內補過來而恢復正常。但最近的研究則注意到,如果每天少睡1個或半個小時,那長期累積下來的“睡債”對一個人會有很大影響。
去年英國醫學學刊Lancet上發表了美國芝加哥大學考特的睡眠研究:對象是年輕人,第一周讓他們睡8小時,第二周睡4小時,第三周睡12小時,三周的平均睡眠時間為8小時。考特在第二周時抽驗這些人的血液,發現他們的血糖失去了平衡,因為睡眠不足會使中樞神經變得比較活躍,它會抑制胰臟功能,使胰島素的分泌量下降。考特認為:“年輕人身上的危險因素比較少,一周的睡眠不足就會進入初期的糖尿病。”由此看來,睡眠不足可能是近年來罹患糖尿病人數日增的原因之一。
對中年人的研究也發現,睡眠不足時,他們的內分泌也會呈現不調現象。正常情況下,皮質類固醇的分泌量在夜晚會下降,與褪黑激素帶來的昏昏欲睡配合,使人能很快進入夢境。皮質類固醇的量在夜晚會慢慢上升,在天快亮時達到最高峰。有了充足的睡眠,皮質類固醇會有自然的循環,使人精神煥發。但是如果連續一周睡眠不足,皮質類固醇不會在清晨上升到高峰,故常會有精神不振、懶洋洋的身心。
有關研究已證實,睡眠不足會影響到兒童的成長,這是因為在慢波熟睡時,身體會分泌生長激素,它是促進兒童成長的。當然它對成人也相當重要,它是用來控制人的脂肪與肌肉的調配水平;睡眠不足會抑制雷普婷激素的分泌,這種激素的功能是用來告訴身體有飽脹的感覺。如果這種激素的分泌量下降,人就老想吃東西,尤其是碳水化合物一類,所以睡眠不足也容易引起肥胖;睡眠不足會使人體免疫機能下降,人體實驗發現,缺少睡眠時,白血球量會減少,免疫功能下降,對抗外來病毒細菌感染的能力下降。
睡眠不足的危害:
隨著人們生活節奏普遍加快,睡眠不足已成為當今都市人的普遍現象,專家提醒,睡眠不足對健康的危害甚大,切莫等親視之。睡眠不足的危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:
1.影響大腦的創造性思維
曾有科研人員把24名大學生分成兩組,先讓他們進行測驗,結果兩組測驗成績一樣。然后,讓一組學生一夜不睡眠,另一組正常睡眠,再進行測驗。結果沒有睡眠組學生的測驗成績大大低于正常睡眠組學生的成績。由此,科研人員認為,人的大腦要思維清晰、反應靈敏,必須要有充足的睡眠,如果長期睡眠不足,大腦得不到充分的休息,就會影響大腦的創造性思維和處理事物的能力。
2.影響青少年的生長發育
現代研究認為,青少年的生長發育除了遺傳、營養、鍛煉等因素外,還與生長素的分泌有一定關系。生長素是下丘腦分泌和一種激素,它能促進骨骼、肌肉、臟器的發育。由于生長素的分泌與睡眠密切相關,即在人熟睡后有一個大的分泌高峰,隨后又有幾個小的分泌高峰,而在非睡眠狀態,生長素分泌減少。所以,青少年要發育好,長得高,睡眠必須充足。
3.影響皮膚的健康
人的皮膚之所以柔潤而有光澤,是依靠皮下組織的毛細血管來提供充足的營養。睡眠不足會引起皮膚毛細血管瘀滯,循環受阻,使得皮膚的細胞得不到充足的營養,因而影響皮膚的新陳代謝,加速皮膚的老化,使皮膚顏色顯得晦暗而蒼白。尤其眼圈發黑,且易生皺紋。
4.導致疾病發生
經常睡眠不足,會使人心情憂慮焦急,免疫力降低,由此會導致種種疾病發生,如神經衰弱、感冒、胃腸疾病等。瑞典一家醫學研究人員發現,睡眠不足還會引起血中膽固醇含量增高,使得發生心臟病的機會增加,澳大利亞的一個研究學會提出,人體的細胞分裂多在睡眠中進行,睡眠不足或睡眠紊亂,會影響細胞的正常分裂,由此有可能產生癌細胞的突變而導致癌癥的發生。一般說來,不同年齡的人每天所需的睡眠中學生每天應睡8-9小時成年人每天需睡7-8個小時。
故一天最佳睡眠時間,是晚上10點鐘至凌晨6點鐘
填寫信息: